因为前段时间盘算着在成都买房,所以破天荒的开始关注房地产行业。在任何领域我都没有裸奔的勇气,于是先买了本通俗易懂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推荐)给自己扫西方经济学的盲,反复学习以后,再研读了一篇网上的热贴《房产投资扫盲》,然后便自认为具备了理论基础,开始关注房产有关的各方言论。

前写日子阅读过一份中央政府的房产调查报告,其中提到68%的直接购房者年龄集中在23-32之间,倒推一下也就是生于74至83年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很幸运:开始享用改革开放的成果,但也很不幸:需要承受若干倍于上一代的压力。现在年轻人的压力确实太大了,以至于部分压力很不应该的转嫁给了上一代,我身边的同学就有几个因为买房而动了父母的奶酪。

中国的房价,我不敢说高或者低,也不好分析。中国大陆的房地产行业,要分析起来就复杂去了,其间要牵扯到开发商、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利益均沾关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注目标不一致;中国民众的传统观念与住房习惯;民众普遍不具备经济学与财务基础知识而导致的社会风险;中国特有的不健全的土地分配制度;外资与大量游资对国家经济发展预期与对中央政府政策的博弈,etc,太复杂了,不是我能够分析透彻的,即便看了几篇经济学大家的分析,感觉要么是房地产商的抢手,要么是纯粹的经济学与行业分析,忽略了中国百姓习惯等因素。

可能受家庭影响的缘故,我性格里面居安思危的特征会比别人多一些,我总认为自己的工作还不稳定,现在还属于随需而动的阶段,要动用父母或银行资金进行大额消费,是不理性的。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买房的话不太一样,买房是一种投资,房子总会涨价的。这就是个人观念问题了,如果自己住的话,房屋的涨或者跌对自己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现实意义,真正获得正或者负收益的是用房屋转移大量剩余资金的人。我关注的是,我的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支撑我接受当前的房价及周边成本。

上周和一个同事去拜访客户,给客户买礼品不留神把身上的现金用了个光。拜访结束已经很晚,我们便商量着到麦当劳吃晚餐,到了麦当劳才发现我俩身上的现金加起来才138.5 RS,但两个汉堡要140 RS,于是同售货员商量了好半天,才获得首肯拿到了两个汉堡。1.5
RS换成人民币才0.3元不到,但这0.3元却把我俩很是折腾了一下。这个小插曲让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健康财务的重要性,你有多少资产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现代社会生存,交换时刻都在发生,现金流才是个人在社会生存的基础。房价的涨或者跌,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我可以预期,但不是我可以控制的。

还好我可以运作自己的财务。无论任何决定,都要有在充分风险评估下的健康财务预期,这是前提和基础…谨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