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周六送来一张交响乐的票,开始时间是周日的18:30。于是我放弃了在宿舍看元宵晚会的计划,冒着holi节被涂彩的危险,毅然前往被某人神话过的孟买国家剧院(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音乐会地点为剧院的TATA theatre,气势虽比不上KLCC下的音乐厅,但毕竟几十年历史,若干年的文化积淀还是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文化积淀这东西,真不好讲。如同我个人认为西安比深圳有文化,但是要问我为什么,我确实在说不出来。感觉上的东西,还是说不明白的好。
音乐会的Conductor是一个叫Walter-Michael
Vollardt的德国GG,一点帅气,许多激情。整场音乐会的氛围他控制的很好,深受听众喜爱。音乐会结束时掌声不断,他连续出来了三次才完成谢幕。
这是我第二次听音乐会。虽然不知道乐曲背后的故事,但我依然非常享受交响乐本身的旋律。大学时有段时间特迷Richard Clayderman的钢琴独奏,后来还喜欢上陈美的现代小提琴音乐。直到在朋友家用JBL的音响听过一次交响乐CD后才明白,多层次立体的声响空间,还真只有交响乐才能营造出来。
音乐会现场,我的思维总会随着跳跃的音符而发散开来。突然就想,一场交响乐就如同一个项目。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内,集合有限的资源共同完成某个既定目标。Conductor如同PM,掌控着整个过程的节奏。我仔细观察过,音乐会中,专业乐器演奏者注意力始终是聚焦在乐谱上的,他们对于Conductor的关注,仅仅通过眼角的余光。旋律靠单乐器自己去描绘,Conductor只要把握住节奏,各乐器便能配合起来完成一段美妙的乐章。
一个成功的项目不一定要有英雄,但一定要有亮点,一场成功的音乐会也一样。除去Conductor,亮点通常是独唱,钢琴或者小提琴。钢琴与小提琴本身的天赋(音色)决定了其高调的命运。每个项目结束以后,也常常会有亮点因其天赋脱颖而出,但PM通常会强调项目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因为任何专业出现短木板,都可能让整个项目受到伤害。可以想象,交响乐中,即使三角铁或者低音贝司之类清闲的乐器出现一丁点丢拍,也能给整个乐章划上一道硬伤。其实往大了说,社会也不就如此么,追求的就两个字:和谐。
突然想起来一个现象,诺大一个音乐厅,接近两个小时的演奏中,没有听到手机声响。说明印度中产阶级这层面的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这在大陆估计很难做到。大陆的公共行为教育,任重道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