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未分类

看见

收工睡觉。今天看到一句话,打动了我。

The word “happiness” would lose its meaning if it were not balanced by sadness.

我对好书理解是能够牵引价值观或引起共鸣或引发思考的读物。朋友推荐了柴静的看见。我曾注意到柴姑娘源于她做的药家鑫那期节目,她平衡的风格很对我最近两年胃口。于是趁放假赶紧找了一本到kindle,今天抱着看了一天。

早9点到凌晨2点。读完了。感觉非常舒服。有几句话很容易就记住

人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痛苦也是一种清洗。
人生要在清水里跄跄,血水里泡泡,盐水里滚滚。
世间事一般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或做了坏事的人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

这本书包含若干简单的故事,柴姑娘经历很接地气文字也算易读。我突然想起来芮成钢。他们两人对社会的阅读层面显然差异很大,但文字折射到观点上有很多相似处,所以大道至简,人性共通的。虽然芮成钢已经被钉起来,但不影响我对他点赞。

芮成钢的语言、表达、逻辑、反应、记忆、财经系统知识综合起来全球能超越他的估计很少,央视财经领域为数不多的硬通货实力派。

我觉得他的问题可能是人生太顺,这次如果能躲过伤筋动骨,对后面的生活或许是好事。平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正道。

独立

晚餐时聊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独立。个人独立的跟本是经济独立,但更重要的是思考独立。我认为独立思考基础是多元视角,忠于逻辑,保持质疑,相信人性。

我的母校以钱学森为傲,我从小听钱老事迹很敬仰他。前两年母校宣传纪念钱老再看到他生平,觉得回国那段有点挑战人性,于是查找美国对这段历史的记录,才发现钱老是被麦卡锡主义迫害,申请加入美籍时被查到参加过某党的一些活动,涉嫌伪证,在上诉五年后被判败诉而最终被移民局递解出境,回到祖国。我相信这个版本,接地气。

对比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钱学森词条,就可以理解国内这套系统是如何把人包装成神的。这也是国内人文教育最让人担心的地方: 包装和谎言。知道事实后我还是很敬仰钱老,我觉得人比神更可爱:P

壳子

看到一个说法,人一辈子其实像火箭。要往上走,走到特定阶段就得把下边的壳子卸掉,扔了不要。梁启超说他常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就是这个意思。卸早卸晚都不行。

同理心就是,如果你是壳子,你会怎么想?

Show Respect

对位置感比较强的人而言要做到心理上的尊重蛮难,更多时候尊重只是教育和文明程度较高的表现,属于show respect,而非respect。现状是在生活中对接触到的各类人群能基本做到show respect,就很不错

坚持

坚持不意味成功,但一定能获得内心的自我认同,能享受到期待的美妙。只有坚持,没有该或不该。为梦想奋斗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我已为你骄傲。

进步

卖了十年方案。从卖差异化指标到差异化特性到差异化产品到差异化品牌,一路北上跌跌撞撞。不过客户经理们多年来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坚持卖差异化价格。梦想因为坚持而伟大。

前几月同某客户CTO Su先生交流,结语时我说,谢谢你参加这个交流,认识这么多年,你很了解我们,今天我不想吹嘘品牌,我只想再强调一下我相信我们可以提供的独特价值,blablabla。Su听完回答,我最近在economists上看到关于你们的文章,你们已经是全球第一了,祝贺你们。

我说thank u, we appreciate ur comments的时候突然还有点感慨。九年前,Su先生基本不相信我们,记得有次一个某问题升级到他那里,他到会议室就教训下属说给你讲过了不要相信中国小厂,他们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为什么不测试,blablabla。我当时心中万匹羊驼呼啸而过,但没吱声厚着脸皮听完了羞辱性再教育。多年过去,看到老头主动show respect,蛮开心,这个年纪转变观念不容易。

现在回头看参与了中国从卖鞋袜玩具向卖技术设备转型的这段历史,本身就是短暂人生中很有意思的一段经历,转型期被质疑嘲笑甚至羞辱很正常,一笑而过,羞辱也是多元化。

前些日子逛商场,偶然发现某品牌的衣服是made in vietnam,我把一排衣服的标签都过了遍,居然没有made in china,感慨世道确实在变,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有时候觉得土豪政府用力转型,蛮生猛,脑子里还存留着袜子换飞机新闻,现实已是c919明年首飞,通信和重型装备全球放量布点,中企海外狂买资产。恍如隔世。

竞争

每次开竞争分析会,都能感觉到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低级竞争做事,中级竞争做局,高阶竞争做势。都围绕两个字:人性

内耗

晚上看一会电视剧,讲家庭生活的,盯了半个小时实在坚持不下去,一家几口各种互相耗,真累。

内耗作为一项产生零或负价值的活动,我非常反感且会尝试主动躲避。个人的内耗常表现为纠结,生活中的内耗常表现为在芝麻蒜皮上较劲,工作上的内耗常表现为缺乏互信和议而不决。

而这一切的根源我以为还是格局小看不明白拎不清。不过我也确实有见过很享受内耗的,我很佩服的同时只能尽量离远点…

family

05年在印度时目睹客户的老板去世,老板两个儿子为分家产从亲人变仇人。从那以后我就会留意团结和睦与分裂争执的大家庭区别在哪儿。对这感兴趣的原因是我很欣赏和羡慕团结温馨和睦的大家庭,虽然这在独生子女一代看来是奢求。

从有限样本观察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通常和谐家庭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不一定是长辈或兄长,但通常很有智慧。缺少这个中心,几个兄弟姐妹无论是各方面都差不多,还是差异较大都很难凝聚在一起。失去这个中心,除非兄弟姐妹都具备很高的情商,否则演进路线通常是割裂开来,或者陷入长久的内耗。我上面提到的两个儿子是在割裂开来的同时陷入长久内耗,八年过去了,据说还在互掐…😓

想了一下我好像还确实没见到过有去中心的和谐大家庭,不知道这能否说明兄弟姐妹几个同时具备高情商属于小概率事件。等过些年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流,照片里这种场景在未来几十年里估计都很难见到了吧。有兄弟姐妹的,要珍惜呐…..

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饿着肚子开了几小时会,争来吵去听的我内伤,仿佛回到多年前,总结了一下对话如下:

A:一线要准备开战了,请求支持!
B:没问题,全力支援!你要啥?
A:给我们两门火箭炮,我们几炮轰掉敌人司令部!
B:靠,没有
A:我听说不是刚搞出来火箭炮么?
B:那是对空的,不对地
A:但是敌方没空军啊?
B:这个是能力,不储备能力敌人突然搞个飞机咋办?
A:好吧。那你有啥?
B:我们有机关枪,新出的
A:发个照片来看看
B:发给你了
A:靠,咋跟去年的没啥区别
B:AK47几十年了都没变,管不管用还是看用的人水平如何
A:那不用发了,我这里去年存货够
B:把你库存打开看看
A:都在这里,你看
B:恩,枪还行,今年子弹改进过火力更强,还是给你发点新的来吧
A:好吧,那我们先拿这个去打,你继续帮忙搞火箭炮
B:你们去年都是机关枪把对手干掉的,相信今年也没问题,加油!
A:那还能咋滴。你还是帮我们找找火箭炮。
B:行,其他没啥事就先这样?
A:好,你把枪发过来,我过两天再找你要火箭炮。
B:拜拜
A:拜

推荐一本历史书

乘着周末把Leften S的《全球通史》中从16世纪全球化到现代史部分给过了一遍。看这种高水准的大历史,如果仔细品味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中学时背诵的各种独立的历史事件,在全球大背景下多有更客观的叙述。感慨最深的是,几乎所有的历史大事件,都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我曾一直不理解为何日本被美国人了两颗原子弹,居然还整个民族都亲美,但明白了朋友或敌人都具备时间、环境、利益属性之后,这就不难理解了。

美国在两次起源于欧洲的世界大战中都被迫卷入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果没有美国,英法战败几乎是必然,但最后关头美国不厚道的掺和了进来,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有一点,英法特别是英国赊欠了美国军火公司大量的武器和装备,如果战败,这些公司的应收账款都要做坏账处理,于是在利益相关者的推动下,美国参战。从结果看,参战的经济利益显著,把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受历史课本影响,我一直认为二战中的轴心国属邪恶势力,但现在客观点看,德日分别在欧亚大陆寻求新的格局确实有当时经济萧条背景的影响。并且同盟国也没有多么正义,英国开始试图同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结果被苏联抢在了前面。可惜苏联没料到德国在解决了法国和地中海一些小国后,撕毁条约对苏开战,于是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所以,各个国家的参战决策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第一,这才正常。为了价值观和正义而战,属于胜利者自行软文包装。

记得几年前游览大峡谷颇为感慨,后来飞机路过向下看,觉得就是几条沟也没啥。生活也是这样,再大的事,站在更高一点的角度来俯视,或许也就没什么了。

you are who you live with

过去八年,看着朵朵从普华永道的良好职业通道转向糕点、再扩展到美食和画画。

经历过波折低谷,依然坚定细致的往前走,不骄不躁。若干年一致对生活的感激和对美好的追求,也让我在反思自己是否可以传递给家人朋友这样热爱生活的态度。

几张朵朵的照片,分别是教女儿做的手工、刚拿到的糕点教师证书、待完成的画、学员蛋糕、老公留的便签、翻糖白百合。看到他老公留言便签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人身边就是怎样的人,反之亦然。所以,先把自己做的让自己更喜欢吧

仰光印象

出差去了趟仰光,飞曼谷只要一个多小时,毫无压力。期间同三井负责亚太区投资的隆志先生聊天,又刷新了我对日本的看法,有机会一定要去日本住住感受一下。经济上日本和韩国很像,三星业务把韩国人从出生到死亡全流程都能覆盖上,三井等几大财团基本也能做到这点,区别是三星统一品牌,三井无数子品牌(期间被扫盲丰田汽车是三井旗下公司,查了一下还真是)。日本财团这些年无声无息在海外通过合作并购收购积累了大量海外优质资产,这点远远走在了中韩前面,很多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牌都有日资背景,甚至欧洲奢侈品牌例如阿玛尼、BOSS等都有日资背景甚至控股。

日本人的商业嗅觉灵敏,而且动作很快,缅甸去年搞改革开放,三井把缅甸的人力资源扩了一倍寻找各种投资机会,而且完全不挑食,从大米出口到地产开发到信息化建设只要赚钱就干。这种投资策略下缅甸发展不起来,他们也损失不大,一旦发展起来,他们必然是很大受益者。中国人在缅甸艰苦奋斗的也不少,大多集中在金矿乌锡矿木材这些资源项目。三星在缅甸盘子也蛮大到处是各种广告。我真心认为中日韩若干年前是一家,都是吃苦耐劳的典范。图片是某写字楼的企业名录,一眼望过去外资基本被日韩中占领了。欧美企业目前有几家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估计以后会慢慢多起来。开放发展带来的第一个利好就是房地产业,房产价格飙升,酒店每月提价,一年多前70多美金的酒店最高涨到接近400,近期因有不少新酒店开业,才回落到300以内。

缅甸还是个奇葩的国家,不少新领域经过一段时间无序发展后政府才意识到需要立法,没有相关人才就找欧美顾问帮忙,写完了然后再翻译回缅文,英缅翻译据说是很苦逼的事情,隆志先生提到目前有个投资一直在停滞状态,就是等政府把相关法律翻译完后颁布实施,目前已经翻译了一个多月还没结束。我在想这些顾问一定很有成就感,帮助一个国家立法,估计是做咨询的最高境界了吧。

呆了几天,感觉这个市场还是有吸引力的,虽然不够高大上,5500万人口,如果gdp能持续两位数增长10年,产生的增量市场应该可以保证大家都躺着赚钱。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只要在合规上把政商关系维持好,很容易产生土豪。我住这么几天就瞅见个土豪院子里停了辆科尼赛格ccxr,普通土豪一般都是买个马车或牛车,我都很诧异这么烧包的车居然能在缅甸见到…

晚饭后在仰光的路边散步体验落后国家的平民生活。完了回酒店看到大家讨论的话题和朋友的留言,突然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

看到一群小孩晚上在马路上踢球。简直就是记忆里二十多年前的翻版,以前有路没车时小伙伴们就会在路上滚铁环打沙包啊啥的…

经历了国内的发展,仿佛便可看到20年后的仰光,正在改革开放的缅甸如果能有一个高效的政府带领,20年后会翻天覆地。20年对于一个人很长,但之于一个国家很短,能蹭上国家发展的一代就是幸福的一代。祝福仰光的年轻人们,或许他们感受不到,但他们正在书写和见证历史。

关于大家庭

借用一张照片,前两周看到,惦记着,今天终于有时间说几句,因为想说这个话题很久了。05年在印度时目睹客户的老板去世,老板两个儿子为分家产从亲人变仇人。从那以后我就会留意团结和睦与分裂争执的大家庭区别在哪儿。对这感兴趣的原因是我很欣赏和羡慕团结温馨和睦的大家庭,虽然这在独生子女一代看来是奢求。

从有限样本观察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通常和谐家庭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不一定是长辈或兄长,但通常很有智慧。缺少这个中心,几个兄弟姐妹无论是各方面都差不多,还是差异较大都很难凝聚在一起。失去这个中心,除非兄弟姐妹都具备很高的情商,否则演进路线通常是割裂开来,或者陷入长久的内耗。我上面提到的两个儿子是在割裂开来的同时陷入长久内耗,八年过去了,据说还在互掐…

想了一下我好像还确实没见到过有去中心的和谐大家庭,不知道这能否说明兄弟姐妹几个同时具备高情商属于小概率事件。等过些年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流,照片里这种场景在未来几十年里估计都很难见到了吧。有兄弟姐妹的,要珍惜呐…..

圈子

圈子和人脉应该是顺着思想、阅历、兴趣爱好、能力边界而自然形成的东西,提供额外视角和补充能力,而不是预备利益交换。

利益交换是短期最稳固长期最脆弱的关系。把自己做好,成为一个有趣的让自己喜欢的人,圈子自然会来,不来拉倒。

突然想起前些日子流行啥今天爱理不理,明天高攀不起的提法,看着我就笑了,把不搭理自己的人在心里从今天放到明天,这才是真爱啊

互联网颠覆

最近一年听互联网思维和颠覆两个词都审美疲劳了。借着磨豆腐吐槽一下。互联网企业靠增值服务为主营收还盈利的美国有几家,国内还没听到过,国内收入来源基本靠四大支撑:广告,游戏,交易提成,支付提成。互联网思维不管提供多大想像力空间,最后赚钱还是要回到这四点上。bat3基本把广告和支付提成的市场份额给包了,其他公司只能抢游戏和交易提成,所以对应的游戏和o2o很火。新技术才可能颠覆传统行业,互联网颠覆不了,只会促使其他行业走向开放透明高效率。觉得互联网会颠覆金融汽车通信零售乃至一切的,赶紧洗洗睡,早起才是王道

所有的坚持不下去,都是因为信念不够

所有的坚持不下去,都是因为信念不够

步入马年,也是正式开跑一个半月,BMI从31.1降到28.4,虽然离24的标准上限还差挺多,但总算看到了希望。这些年来仅有这次跑步坚持了超过一月,而这次同以往唯一不同是信念更足。特别是去年陈医生委婉的对我健康走势表达出不乐观预期后,对生活的渴望终于点燃了我减肥的信念:)

跑步非常枯燥,刚开始我完全没把握能持续多久,但信念是非常强劲的支柱,前两周每次跑到难受时,心里就会有个坚定的声音:再坚持一会儿。上周看到央视公益广告“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我眼泪忍不住向下流,因为回忆起自己的若干“再来一次”

工作快10年,工作上曾有过三次接近坚持不下去,第一次是06年项目颗粒无收,相对于几乎被耗光的激情与自信,环境恶劣工资倒挂奖金少考评差这些简直都不是问题。第二次是08年项目交付一堆麻烦,许多事自己搞不定却接下来,结果变成瓶颈每天被无数电话邮件催着向前挪。第三次是09年拿旧经验做新市场碰一鼻子灰,被挑战到开始自己怀疑自己

不过我没撂过挑子,第一次是没条件撂,第二次是准备撂的时候发现熬过去了,第三次是自尊心驱使。跑步时回想了一下,其实每次坚持下来的背后,都因有足够的信念支持。第一次是主管持续传递一个声音:谢谢兄弟们陪我坚守在这破地方,我们已经付出那么多了,再坚持一下我保证大家有所收获。第二次是买房欠了亲友二十多万,想着再撑几个月等还完欠款。第三次是同事不经意的一句“安排你去是某总力挺,别辜负他的信任”

生活上我有许多次坚持到底,也有不少的半途而废。不是所有坚持都因为信念,但所有的半途而废都是因为信念不够。过去10年里若干次涌起念头要申请MBA,可至今连GMAT考场都没进过;做过好几次减肥计划,但没有一次执行完整;有几本经典读物每年都会涌起阅读的念头却从未读完过;计划每月给娃量身高体重记录他的成长,也只持续了不到一年

对于每次的半途而废,我总能找到理由,某些理由听起来还很是那么回事,但其实都是信念不足的旁注。这个问题我以前未考虑过,也是最近跑步才有意识到。其实任何事情,做或不做,都可以找出无数理由,而决策的方向和执行的力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信念。这种信念可理性可感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足够,最好多到任何困难都无法磨尽

diversity gain

下午Tim兴致来了跟我聊项目运作。说到拿单概率,我说用数字量化很好但这类数字太主观。Tim说主观无法避免,但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纬度来修正逼近真实,空间是多纬度,时间是多点。

晚上回酒店路上琢磨这句话,觉着很有普适性。空间是兼听则明,时间是time will tell。记住这两点,不偏信,不妄结论,多反思,才能不断接近真实。我向来认为反思是一个人的优点,现在才明白反思本质上是在时间上做修正。

猛然觉得英语的diversity gain是一个好有意境和内涵的词!该词从我嘴里出去过上百次我居然没意识到! Orz

你凭什么发展

周末户外冰冻三尺,于是窝屋里看书,跟朋友聊天,自然聊到国内雾霾。不少朋友在聊到国内或这或那的问题,都喜欢对比美国怎么怎么样。我一直认为中美比较不合适,人家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我们还在封建社会内耗,起点就落后了五十年以上,怎么比。即便现在中国在GDP上追成老二,我也倾向审慎学习的态度,而不是拿美国做标杆,反推国内各种问题,然后归罪体制和政府。

国家和国家之间,如同企业之间一样是有竞争的。落后五十年往往意味着要追更长时间,因为人家也在发展,而且人家会压制你。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靠的低成本劳动力加资源输出,这种结构本身决定了发展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如果能挤进发达国家之列,比中国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接了中国这工厂活,也自然会经历一遍。我同意政府应该花大力气整治环境,但不同意环境问题全归责政府,环境恶化是这种结构发展下的副产物,我们如果能坦然接受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就应理解污染源自我们的生活提升。说白了,我们起点落后人家几十年,如果还不愿意做出点牺牲,人家凭什么让你发展。

现在的政治、社会、商业伦理还没建立完整,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所以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被发展掩盖住,有些问题会暴露出来。空气污染问题最严重,因为每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者。但很多问题我和小伙伴们不是直接利益相关者,就自动忽略了。例如贫穷地区居民生活,底层打工者的生存尊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等。空气污染问题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自然会被提上日程慢慢解决。而底层民众的各种问题,因为关注不够则有被边缘化趋势。

我曾认为自己把各种税交足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但后来发现靠政府是不够的,例如贫穷地区教育问题,政府把9年义务学杂费解决了,但生活费和9年外的学杂费依然是问题。在熊总支持下,我们今年随着朋友东一笔西一笔的向孤儿院和贫困学生捐赠8k,想想也不多,一张回国机票都买不到。我跟熊总商量明年开始预算10k把资助的对象固定下来。发在这里希望有兴趣没渠道参与资助的小伙伴们可以www.westup.org或者自行google类似资助渠道

【福利】美国生子&移民&Faq


身边的朋友同事开始逐渐进入中产甚至富裕阶段,最近两年咨询我来美生小孩和投资移民的也开始多起来,考虑到可能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咨询,我在这里统一做一个FAQ,把我所知道的情况梳理一下,希望给有想法或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靠谱的信息,以及多一个角度的参考。

Q01:中介宣传的美国生小孩的好处都真实么?实际能够获得的好处有哪些?

A01:因为美国出生的小孩是美国公民,所以他可以享受到美国公民可以享受到的权利,及承担相应义务。中介宣传的几个福利a)免费中小学教育 b)大学学费低 c)帮助父母移民 d)政府医疗食品补贴 e)出国旅行方便。

其中免费中小学教育需要父母定居美国,而教育费用实际是从居住的房产税或房租中去支付,其实只是换了个方式买单。美国教育对学生的压力小,从人文角度讲,教育环境比中国好。大学学费低是相对的,州立学校会便宜些,目前水平是每年1万多美金(前提是需要高中时就住到所在洲去),私立学校(名校基本为私立学校)费用一视同仁,目前水平是每年4万美金左右。

美国学生进入顶尖学府的概率比其他国家高,对于期望把孩子送往常青藤的爹妈,这点很重要(当然娃也要争气才行)。美国公民18岁以后可支持父母申请移民,条件是公民年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前一年的报税收入),所以这个一般要等到22岁以后,如果自己想移民的话,投资移民更靠谱。

至于医疗食品补贴,这是针对穷人的,跟国内低保类似,在此就不提了。娃有美国护照稍微大一点出国旅游会比较方便是误解,实际上娃拿旅行证回国,如果上了中国户口,就只能拿中国护照出入中国境。另外,有个最大的好处中介一般都没提到,就是如果娃以后想在美国生活,找工作有公民身份会容易很多。

Q02:你觉得去美国生小孩是个好的选择么?

A02:每个人的背景和愿景都不一样,所以赴美生子这个选择无所谓好坏。我个人观点是:生在美国给娃未来居住地多一个选项,而且除了花点钱,辛苦一点,也不会失去啥。有选项总是件好事,所以我个人是支持的。当然对于少数进入富裕级别的(现金及等价物10M以上),这个选项意义不大,可不用考虑。

Q03:一般流程如何?费用安排大概是怎样的?

A03:网上做这个生意的中介不少,具体的流程可以自行google,如不放心,可联系我可以帮忙询问一下朋友用过月子中心。费用方面我之前有朋友在洛杉矶月子中心,条件据说不错,全程3万多美金。费用主要跟住宿条件,陪护条件,生产顺利程度相关。其中生产费用并不高,朋友顺产医院费用总共5k美金左右(这个价全美估计只有洛杉矶月子中心能拿到),剖腹大概贵2-3k。如果想买临时保险来cover医疗费用或用政府福利的,请勿咨询我,自行google并自担风险。

Q04:美国生完小孩以后带回国内养会有什么问题么?

A04:没问题。出生以后办完美国护照后,到中国使馆办旅行证。用旅行证回国后,可以到当地公安机关用旅行证换户口,具体流程请自行google,有中国户口后,就跟普通中国小孩一样了。听说有些公安局会收美国护照,但无所谓,只要有出生证美国护照随时去美领馆补办。这里要补充一句,对于想躲二胎罚款的,只要回国上户口都会补上,这里面有一定的操作空间,我知道有一分钱没花的,也有按规定交20多万的。

总之,对于赴美产子,这个跟前几年的赴港产子差不远,都是为了给娃一个option,而且我觉得对于中产而言比赴港产子好,在香港生要回大陆上户口基本上非常困难。而在美国生回国上户口按政策正常操作就可以。户口这个东西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至于有人问娃在中国长大以后会不会适应美国生活这类问题,我觉得是想太多了。简单点讲,你就当作花10-20w人民币给娃未来生活居住地买个备选项就可以了。

Q01:因为种种原因,我想移民美国,有什么途径

A01:移民途径很多,常用的3条:1)有才 2)有财3)有人。对应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亲属移民。还有例如政治庇护之类的偏门也能走,但前提是先要把脸皮拉到跟凤姐一个厚度才行。其中技术移民主要是针对美国留学高知,投资移民针对现金等价物在350-700万的中产,亲属移民针对美国人的父母兄弟配偶子女。

Q02:投资移民靠谱么?要多长时间?风险大么?

A02:相对靠谱,我周边朋友同事有好几个操作成功,还有不少在操作中。因为帮同学咨询过,所以比较熟。移民成本是投资50-100万美金(需要投5年),律师费用约5万美金。在提交I-526申请后获批后拿2年期条件绿卡,2年以后提交I-829申请10年期无条件绿卡(I-526及I-829申请处理周期目前均为1年半左右,排期可以在uscis.gov查询)。其中风险点是申请I-829时移民局对你投资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的核实,但从最近两年数据看,i-829的通过率很高在90%以上,不用太担心。当然因为投资本身无任何担保,所以投资项目的质量非常重要,我知道朋友的投资都是住宅或商业地产项目,个人的感觉投资地产项目风险应该是相对较小的。

Q03:美国以后工作好找么?生活水平如何?生活成本高么?

A03:这个跟个体背景相关,还有跟期望值相关。同我咨询过投资移民的朋友国内年收入差不多都在500K以上,老实讲这个收入所对应的职位一般都比较不错了,做为新移民要在美国找到类似职位比较困难。对于国内收入200k以下的,美国找个4,5万美金的工作应该不难。

美国的整体物质生活水平高于中国毫无疑问,如果纯粹追求洁净空气、安全食品、舒适环境,美国整体甩开中国10年以上。当然生活成本也比中国高,在我居住的德州,普通一家3-4口每月住房食品保险交通差不多$4000美金起步(40%住,30%衣服食品,15%交通,15%保险及杂项)。东西部沿海区域成本会高一些,主要原因是居住会贵很多。

Q04:可以拿到绿卡以后回国居住么?

A04:获得绿卡后需要在美居住,一般不能离美超过1年,通常连续离美超过6个月以上就会被边检关注。不居住美国的话,可每隔四五个月来美国呆几天来应付出境小于6个月的要求,理论上长期来回跑也会有点问题,但我一个朋友已经这样来回跑了好几年了,没被边检为难过。

Q05:听说拿美国绿卡后国内收入要交税,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A05:美国的税务非常繁琐复杂。不过国内的工资收入一般够不到美国海外收入纳税的起点($97k),即使整体收入超过这个数,也可想办法规避,毕竟美国政府监控不了中国的账户。我没对国内收入报过税,所以具体情况也不清楚。

移民是个不算轻松的决定,发达国家的环境和物质生活相对优越很多,这也是很多人想移民的原因。但对于在国内有一定物质基础,除了物质外对身份认同和精神需求有一定要求的人而言,移民非常挑战。且对于70末8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移民后如何照顾老年父母在情感上和生活上的需求的也是个问题。这些东西本文覆盖不了,只希望对赴美生子和有移民意向的朋友同学提供一些靠谱信息。